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筆談】凝心聚力奮發(fā)作為,開創(chuàng)工會工作新局面
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。工會組織要在堅持原原本本學、全面系統學的基礎上,聚焦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昆山新實踐,找準貫徹落實全會精神,全面深化工會改革的切入點、著力點、突破口,注重學用結合,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會改革創(chuàng)新的思路舉措和實際行動,為昆山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示范作出工會新的貢獻。
一、緊扣高質量發(fā)展這一首要任務,深入推進產業(yè)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和工會改革
全會提出,要“深化人才發(fā)展體制機制改革”“著力培養(yǎng)造就卓越工程師、大國工匠、高技能人才,提高各類人才素質”“建設一流產業(yè)技術工人隊伍”。
我們要認真履行牽頭抓總、統籌協調職責,不斷把產業(yè)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引向深入;聚焦思想引領、建功立業(yè)、素質提升、地位提高、隊伍壯大等改革任務,加快構建具有昆山特色的產業(yè)工人賦能成長體系,組織引領廣大職工“爭做技術能手、爭當大國工匠”,引導廣大產業(yè)工人當好參與改革、推動改革、推進新質生產力發(fā)展的主力軍。工會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,我們要以保持和增強政治性、先進性、群眾性為主線,有力有序推進工會改革和建設;要持續(xù)擴大各個行業(yè)、各個工種工會組織和工會服務的有效覆蓋,健全聯系廣泛、服務職工的工作體系,加快工會數智化建設步伐,努力打造一批立得住、叫得響、傳得開的工會工作新品牌。
二、緊扣高水平安全這一重要基礎,全力助推職工隊伍和社會大局和諧穩(wěn)定
全會指出,要“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”“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,創(chuàng)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和手段,有效構建新安全格局”。
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以改革的精神、法治的思維,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工作大局,把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;健全完善勞動領域風險隱患預研、預判、預警機制,提升監(jiān)測排查能力,積極參與勞動爭議多元化解,努力將矛盾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(tài)和初始階段;深入推進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創(chuàng)建工作,不斷延伸工會法治宣傳、法律服務、用工監(jiān)督的觸角,引導職工依法、理性、有序表達訴求,推動職工隊伍和社會大局持續(xù)穩(wěn)定向好。工會是監(jiān)督企業(yè)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力量,我們要廣泛動員企業(yè)工會組織開展勞動保護監(jiān)督檢查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,結合工會職能,深入開展以全員化、手冊化為重點的安全生產“六化”工作。
三、緊扣在發(fā)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重大任務,用心用情做好維權服務工作
全會強調,要“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”“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,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”“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,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”。
我們要抓住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機,不斷增強工會組織團結教育、維護權益、服務職工的功能,采取各種方式幫助職工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;做好新就業(yè)形態(tài)勞動者、農民工、困難職工等群體的維權服務工作,圍繞職工關心的勞動就業(yè)、技能培訓、收入分配、脫困解困等方面,不斷豐富服務內容、做實服務項目、建強服務陣地,努力讓改革發(fā)展成果更多、更公平惠及廣大職工群眾。全會強調,要“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”“發(fā)揮工會等群團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”“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(yè)單位民主管理制度”。我們要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,完善職代會、廠務公開、集體協商等制度機制,積極探索和創(chuàng)新職工參與企業(yè)管理與監(jiān)督的有效形式,使職工群眾的知情權、參與權、表達權、監(jiān)督權得到更充分、更有效的保障。
四、緊扣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根本保證,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
全會強調,要“以調動全黨抓改革、促發(fā)展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(chuàng)造性為著力點,完善黨的建設制度機制”。
我們要高度重視工會系統黨建工作,堅持以黨建促工建,用改革的精神和嚴格的標準從嚴治黨、從嚴管會,不斷推進黨的自我凈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切實增強工會系統黨組織的創(chuàng)造力、凝聚力、戰(zhàn)斗力。市總工會黨組、黨總支、各黨支部、全體黨員要不斷強化理論學習、厚植理論功底,以此提升黨性修養(yǎng)、增進黨性覺悟;嚴格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各項制度,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(jiān)督,教育引導全體黨員敢于擔當、善于作為;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,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常態(tài)化、長效化,健全工會經審監(jiān)督體系建設;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,經常性下沉一線、開展調研,不斷提升聯系職工、服務職工、凝聚職工的實效;推動工會活動從重啟動向重效轉變、從重典型向求普惠拓展、從常慰問向多賦能提升、從送溫暖向解憂愁增效,努力使工會工作更貼近基層、貼近職工、更符合職工群眾意愿。
作者:昆山市總工會黨組書記、主席 沈躍新
責任編輯 | 王一旭
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,并請附上出處(第一昆山網)及本頁鏈接。
原文鏈接:http://m.mrhx-water.cn/news/detail/234353
全部評論